2025/08/19
从「G.E.M.」到「Gloria」,出道 17 年首登启德五连开,曾亲手铲青半边头髮、是漫画主角、「秘捞」过各种职业?细数你未必知道的 7 件事
来源:https://ztylez.com/celebrity/entertainment/2025/08/19/326043/
作者:Louyi Wong
分享:
每个人生阶段都会有不同代号标籤着我们的存在,于邓紫棋(G.E.M.)而言,从以「G.E.M.」之名踏入乐坛到如今以「GLORIA」之姿再度展翅高飞,她的音乐之路充满着挑战与蜕变。
1991 年出生于上海的邓紫棋,在音乐世家的熏陶下,音乐的种子早已在她心中萌芽。2008 年,她以第一张个人 EP《G.E.M.》和搞笑的「金鱼嘴」技能打入香港乐坛,而「G.E.M.」这个艺名也正式确立,取自「Get Everybody Moving」的首字母缩写、意为「让大家动起来」,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她对音乐的热情与期许。
出道 17 年的她,今年再度以「I AM GLORIA 世界巡迴演唱会」回归香港乐坛,除了是音乐的回归之外,亦彷似是一场身份的重新宣告与自我的肯定,更为她创下两项新的个人历史纪录 —— 首位在启德全新场馆开唱的女歌手,以及首位启德主场馆连开 5 场的个唱歌手;而在这之前,其实 G.E.M. 已拥有许多音乐的成绩、解锁不同的成就,如最年轻的香港四台冠军歌女歌手、举办红馆个唱史上最年轻的香港女歌手、第一位拥有五支破亿 MV 的华语女歌手、YouTube 频道累积总观看量突破 24 亿到登上 NASA 舞台的亚洲歌手等,摇身一变,这位「小巨肺」已然成为华语乐坛最具国际影响力的音乐人之一,打破各种纪录。

从名字的改变到实力的认证,她把重新定义自己的光,带到大家眼前。那你又知不知道,其实她曾亲手铲青半边头髮?曾推出过以她为蓝本的少女漫画?甚至出演过 ETV、唱过卡通主题曲、为动画配音?为大家细数关于 G.E.M. 而你所未必知道的 7 件事,一起来重新认识这位乐坛小天后!

G.E.M. 的音乐才华不仅体现在惊人的歌唱实力上,更展现在她深厚的创作功力中。自 13 岁创作第一首歌曲〈Sleeping Beauty〉(即:〈睡公主〉的英文版)在音乐比赛中夺冠,随即便获得前经理人张丹的赏识,开启她的音乐路;而创作,亦成为她音乐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她的创作范围广泛,从出道初期的青涩情歌如〈等一个他〉、〈Where Did U Go〉、〈A.I.N.Y.〉等;后期更为感性的情歌如〈泡沫〉、〈光年之外〉、〈孤独〉;励志的如〈再见〉、〈句号〉,再到富有社会观察的〈差不多姑娘〉、〈摩天动物园〉等,每一首作品都展现出她作为创作者的深度和广度。
回想出道初期,除了〈Sleeping Beauty〉外,其实她还有不少出版前的 DEMO 亦十分引人入胜,或许大家也未听过,如:〈Do You Know〉(即:〈Say it Loud〉的 DEMO)、〈What makes It To〉(即:〈回忆的沙漏〉的 DEMO),亦成为粉丝们的珍藏作品之一。


2012 年,G.E.M. 有幸与美国创作歌手 Jason Mraz 同台演出,并在排练过程中获邀为名曲〈Lucky〉重新编曲及填词。她将歌词改编成中文版本,创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演绎,亦获得了 Jason Mraz 本人的高度讚赏。这次合作不仅是对她音乐才华的肯定,更开启了她与国际音乐人交流合作的大门。

从出道开始,她的音乐就不乏她的创作,2015 年,她推出首张全创作专辑《新的心跳》,专辑中所有歌曲的词曲皆由她一人包办,展现了她作为创作者的全面实力。随着经验的积累,她对音乐製作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从最初的歌手角色逐渐转变为全方位的音乐人。
而许多创作的歌曲,更与她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成为她成长的见证:〈睡公主〉源于 13 岁时的一场暗恋却不敢表白的青涩回忆,多年后她又创作了〈睡皇后〉、〈依然睡公主〉作为延续,形成了一个关于成长系列式的音乐故事;〈泡沫〉是她失恋时在纽约旅行,在街头看到吹泡泡的小贩而触发灵感创作的,亦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句号〉则是她与前经纪公司解约后的心声,用一首创作剖心倾诉 12 年往事历历在目,歌词中也反映了她对过去的告别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音乐面前,全然坦诚,一如她那直来直往、爱恨分明的个性,所以她也曾被英国媒体《每日邮报》称为「China’s Taylor Swift」(中国版 Taylor Swift),肯定了她在创作和表演上的全方位才华。

虽然 G.E.M. 的演艺事业起步早于她的歌唱生涯,但其实早在 7 岁时,她就参与了香港教育电视(ETV)的拍摄,展现了与生俱来的镜头感和表演天赋;13 岁时,她与陈奕迅合拍加州红月饼义卖广告,与乐坛天王同台展现了不凡的潜力。

随着歌唱事业的发展,G.E.M. 也不断尝试拓展自己在影视领域的可能性,如参与了《保持爱你》、《爱出猫》等电影的演出,展现了作为演员的潜力;而在配音领域,她为迪士尼动画《无敌破坏王》配音,还为《借东西的小矮人亚莉亚蒂》演唱粤语版主题曲《亚莉亚蒂之歌》,用声音演绎不同角色的故事。

近年,G.E.M. 也为美国动画电视《Charming》献声 —— 在片中声演睡公主(Sleeping Beauty),与多位国际巨星如 Avril Lavigne(白雪公主)、Ashley Tisdale(灰姑娘)、以及主角配音 Demi Lovato 一同参与製作,阵容星光熠熠。而动画《Charming》正是以全新视角重塑经典童话,讲述几位公主因同一位王子而展开的故事,打造童话新篇。这次合作不仅展现其多面才华,也突显她在国际的知名度。

G.E.M. 对法国作家圣修伯里的名着《小王子》有着特殊的情感 —— 这本充满哲理的童话不仅是她最爱的读物之一,更深刻影响了她的人生观和创作理念。所以在她的社交媒体、演唱会和音乐作品中,常能看到小王子的身影。


从 G.E.M. 早期的日记本到后来的音乐创作,小王子的元素始终伴随着她,成为她精神世界的象征。

小王子的故事中充满了对友谊、爱情和生命意义的思考,这些主题也经常出现在邓紫棋的歌曲中,其中在一首〈寂寞星球的玫瑰〉,除了写出了小王子与玫瑰的一段,还能看到她吸收《小王子》故事哲学的影子,唱出了她对爱情的反思。这种文学与音乐的跨界融合,不仅丰富了她的作品内涵,更展现了她作为艺术家的深度思考能力。

「在看过这故事无数次之后,我有了一个当头棒喝的问题。小王子付出愈多,玫瑰就愈珍贵?用心付出的是小王子,为什么珍贵的不是小王子?小王子最应该守护的,其实是自己的心。」—— G.E.M. 这种对内在价值的重视,也反映在她的音乐创作和生活态度上。

在华丽的舞台背后,G.E.M. 从不害怕展现自己率真、叛逆的一面。

2012 年,推出〈Someday I’ll Fly〉时为了突破形象的束缚,在 MV 中可见,她亲手铲青了半边头髮,这一举动在当时保守的华语乐坛引起不小的震动;而这种勇于打破常规的精神,不仅体现在她的外表形象上,更反映在她的音乐创作和事业选择中。
这种追求自由与真实的精神,也贯穿在她的音乐创作中 —— 从早期的〈睡公主〉到后来的〈句号〉,她的作品始终保持着真实的情感表达和个人风格,拒绝流俗和复製。在 2014 年,已经在香港乐坛站稳脚跟的她,突然在 YouTube 及访问中发表「香港的乐坛已去到一个不如彻底毁灭它,重新来过的阶段」的言论,引发轩然大波。儘管这番话被部分人士解读为「自大」或「忘本」,但也有人理解她是在呼吁乐坛突破固有模式,追求创新和发展。这种敢说敢做的性格,使她在音乐路上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声音和立场,即使面对质疑和批评也不轻易妥协。
说到底,G.E.M. 的成功,更在于她那多才多艺的唱作实力 —— 在过去的 8 年里,她推出了一系列作品,包括《新的心跳》、《音乐童话三部曲》、《摩天动物园》以及普通话和西班牙文版本的《启示录》,累积超过 50 首歌曲。这些作品不仅由她亲自作曲填词,还涵盖了 rap、jazz、blues、R&B 和 EDM 等多种风格,充分体现了她对不同音乐类型的驾驭能力、创作深度与音乐才华,而在製作理念上也更加大胆、创新、一致,如《启示录》以音乐连续剧、每首都为主打歌的形式发布,开创了华语乐坛的先河。
今年 6 月,G.E.M. 更推出新专辑《I Am Gloria》,重新演绎了包括〈睡皇后〉、〈Where Did U Go〉等在内的早期作品。儘管前公司蜂鸟音乐试图阻止她重新发行旧作,G.E.M. 依然坚持己见,这场版权争夺战也反映了她对音乐和创作自主权的坚持,更是一次身份的宣告 ——「我是 Gloria」;而 G.E.M. 于 2019 年与前经纪公司蜂鸟音乐解约后,成立了自己的独立工作室和唱片公司「G Nation」,正式开始掌控自己的音乐事业。

更令人惊嘆的是,她在演唱会上从来都没使用提词机,她曾为此表述说,不想把演唱会变得像唱 K 一样,足见她对演出的专业和功力。

早在 16 岁已成为唱作歌手的她,其实从未有过其他的工作经验,而 G.E.M. 从不满足于仅仅当一名歌手,她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驱使她不断探索新领域。早于 2012 年,她在 Youtube 上开启了一个名为「秘捞 Tour」的系列,于每月都会挑选一个不同的职业或岗位,去体验一天在歌手生涯以外的「秘捞」生活、亲身体验各种不同的职业,当中包括:水果檔售货员、天气报告主播、暑期工、外籍佣工、越野电单车手,甚至是苹果动新闻编辑,G.E.M. 以最真实的方式接触社会各个层面,将这些体验带给粉丝。


这系列不仅展现了她亲民的一面,更显示出她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不同行业的尊重;而在 YouTube 上的相关影片亦迅速走红,其中「ATV 天气报告员」甚至在 24 小时内点击率突破 24 万、两天内更衝破 33 万,显示出公众对她跨界尝试的热烈反应。

谁也有过太空旅行的梦想,而 G.E.M. 更曾计划进行太空漫游 —— 早在 2014 年,她便受外国公司邀请实现登空梦,更曾前往阿姆斯特丹接受航空训练。当时,她亦拍摄了多张穿着太空服的照片、接受飞行的「重力训练」,可谓是为这趟太空之旅做足准备。然而,准备周全并不代表一切能如愿,直到了 2017 年,G.E.M. 在一次活动中透露,她收到了一封电子邮件通知,太空之旅最终未能成行,令人惋惜。
虽然事与愿违,但谁能想到,多年后,她却受邀在美国太空总署 NASA 演唱!

作为首位在 NASA 科学突破奖颁奖礼(Breakthrough Prize)上演唱的华人歌手,G.E.M. 以一首《光年之外》震撼全场,不仅展现了她惊人的歌唱实力,更将华语音乐带到了国际舞台的最前沿。「当我收到邀请时,真的很惊讶,感觉像做梦一样。」G.E.M. 曾在接受访问时分享这段经历,「能在科学界的奥斯卡上演唱,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荣誉。」
这段经历不仅丰富了她的个人履历,更激发了她创作灵感,将宇宙、太空等元素融入到后来的音乐作品中,为华语音乐带来更多元的主题和想像空间,也象征着她的音乐跨越了地域和文化的界限,真正实现了「光年之外」的飞跃。

除了职业体验外, 其实 G.E.M. 还曾跨界进入动漫世界 —— 在知名漫画杂誌《Comic Fans》中,她以真实姓名与肖像呈现,并由香港人气漫画家雪晴为她量身打造漫画作品《G.E.M. COMICS ~完美攻略~》,每月连载,更是首创以明星真人为主角的漫画故事。
雪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 G.E.M. 的精灵大眼、经典髮型及嘴角的小痣,甚至她的经纪人也化身漫画中的帅哥好友登场;G.E.M. 更亲自参与设计漫画吉祥物兔「嘉嘉」,为作品增添个人风格。她坦言,能成为漫画主角是前所未有的奇妙经验,期待歌迷与漫画迷透过这部作品,一同体验她的成长故事。

这部作品讲述 G.E.M. 从新一代创作歌手转变为漫画主角的奇妙冒险。在首回内容中,她在代言育成游戏时,意外让虚拟宠物兔「嘉嘉」从游戏中穿越到现实,为她的生活带来爆笑与感动的转变。漫画除了呈现 G.E.M. 的日常趣事,还融入她身边熟悉的角色与真实故事,让粉丝们更加了解她的内心世界。

2025 年, G.E.M. 更推出一本花了近三年时间创作的科幻爱情小说《启示路》书籍,正式进军文学领域。作品是采用了其音乐专辑《启示录》当中 14 个 MV 所串连的故事,继而化身为其创作的长篇科幻小说,以近 20 万字的小说再次面世。

小说以独特的三重世界设定 —— 虚拟世界「乐土」、对应的「废土」、以及现实世界交错展开,讲述虚拟角色「歌莉雅」与现实女孩秋辰曦在不同维度中的情感纠葛与身份探索。故事围绕技术时代下「自我」与「爱」的本质,在身份撕裂与情感重建中展开深刻探讨。G.E.M. 透过这本小说分享她对生命、宇宙与意识的哲思,从探讨科技与伦理,还渗透了爱情、信仰与自我意识的交织,上市首日即突破 20 万册销售,成为现象级话题之作。
这本书也可以看作是她由「G.E.M.」向「Gloria」转变过程中的内心独白,记录了她如何在商业与艺术、名气与自我之间寻找平衡。这些跨界尝试,不仅丰富了她的艺术履历,更展现了她作为全方位艺人的多元才华。

从音乐到文字,G.E.M. 都充分展现了多元的创作才华;而她的文字就像她的歌曲一样真诚动人,流露着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经历过公众舆论的考验、生命的悲喜跌宕,还是一如既往热爱所爱、保持真诚地创作;而每一次的挫折都成为她成长的契机、每一次的跌倒都让她站得更稳。从「G.E.M.」到「Gloria」、从香港走向世界,她仍不断通过作品和行动重新定义自己,证明她就是那独一无二的 Gloria —— 不被标籤定义、也从未停止追求突破。
正如她在演唱会中所分享:「因为我见过光,所以想将光反射出去」。所以,无论是歌曲、人生、还是舞台,也不管你身在何处,只要你打开她的作品、好好感受和品味作品,都能感受到她的力量和生命力!
人生寻寻觅觅、不断历经拥有和失去,那你又从她的成长故事中,寻觅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Photo Source @gem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