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花卉之美总是稍纵即逝,只能在记忆中留下转瞬即逝的倩影。而热爱花草的香港树艺师、陶艺家 Leo Wong(王俊贤),却以其精湛的陶艺技巧,将花的灵魂永恆封存于白瓷之中。常游走在山林之间的他,偶尔之下与漆咸居艺术研究与交流中心结缘,于是他便以精湛陶艺将这座百年历史的英式建筑化身为一处诗意盎然的艺术空间,在这座充满英国殖民时期风韵的历史建筑中,感受宋代文人笔下的东方诗意。 日前,Leo 更率先带领 @ztylezhk 一同漫步中半山的梅道及参与了其在百年洋房内举办的陶艺工作坊,以铃兰花为主题,亲自设计出独一无二的陶瓷作品,细味花艺和园林哲学。
是次的个人陶艺展览「花影瓷语」,以宋代文学大师苏轼的七言绝诗《花影》为灵感:「重重迭迭上瑶臺,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在游走于漆咸居的每个角落,观众彷佛成为诗中漫步瑶臺的游人,透过 Leo Wong 以白瓷创作的牡丹花艺术装置,感受光影变幻、动静交融的视觉诗歌。
Leo Wong 的作品最令人惊艷之处,莫过于从坚硬的白瓷材料中,带出花瓣柔软、飘逸动感的效果,创造出视觉与触感的衝击。每件艺术品都经过超过10道工艺流程,在长达一个月的风干后,再于接近1300摄氏度(远高于任何火山熔岩的温度)的窑炉中烧製两天。艺术家重现并创新演绎了中国传统的「绞胎」技艺,这种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的稀有陶瓷工艺因技术要求极高,元代后几近失传。
「工艺永远有其时代意义,重点是如何兼容传统与革新,令创作有其自身生命及艺术语言。」Leo Wong 如是说。他以中国传统「绞胎」工艺为基础,将颜料混入瓷土,不仅令作品达到极致的透光度,更呈现出物料最纯粹的本质;而他的作品遵循明代《园冶》所云「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美学境界,在人为创造中呈现自然的天成之美。
1981 年生于香港的 Leo Wong,从小在家中田野把玩泥土,感受大地的创造力。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获得学士及硕士学位后,成为註册树艺师,在投身陶艺创作前已有二十多年园艺设计经验。2014 年起,他师从香港陶艺大师何大钧,学习石湾陶塑技艺,包括选泥、手揑、上色、配釉、磨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奠定了坚实的陶艺基础。 凭藉其独特的艺术成就,Leo Wong 在 2024 年成为香港唯一获选艺术家,代表香港参与威尼斯 Homo Faber 欧洲顶级工艺双年展,与全球 400 多名工艺大师共同展出作品。如今,他的陶艺作品已获荷兰驻港总领事馆、香港半岛酒店、Van Cleef & Arpels、Chanel 等知名机构收藏。 花卉与陶瓷、永恆与瞬息间的碰撞,正是「花影瓷语」展览所要探索的艺术命题。如有兴趣深入了解 Leo Wong 的创作理念,欢迎参加 5 月 17 日的公众导赏活动、陶艺工作坊和诗词对谈等,亲身聆听艺术家诉说陶瓷与花卉之间动人的故事,引领大家一同想象并探寻传统东方工艺蕴含的哲学与美学,领会陶瓷艺术的奇幻意境。
Leo Wong 个人陶艺展览「花影瓷语」日期:2025 年 3 月 27 日 – 6 月 30 日地点:漆咸居艺术研究与交流中心 2 楼常设展厅(需预约参观:office@amandaweigallery.com|+852 2656 2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