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5
【三月展览一览】艺游香港地图大公开!用各种艺术灵感填满你的艺术三月(持续更新)
来源:https://ztylez.com/art/exhibition/2025/03/05/284647/
作者:Louyi Wong
分享:
当春日的温暖轻抚着城市的每个角落,艺术的能量也在这个季节里悄然绽放。
随着艺术三月的到来,文艺盛事可谓一浪接一浪,除了大型展览 Art Basel 、Art Central 外,香港艺术界也将迎来一系列令人振奋的展览,为我们的生活注入新鲜的灵感与活力。从当代艺术到传统工艺,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将在这里交汇,无论你是艺术爱好者还是新手,这些展览都将带给你全新的视觉体验和深刻启发。快来探索这些精彩的展览,让艺术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香港艺术家郑伟浩(Alfred Cheng)在最新个展「寂静之夜」中,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邀请观众踏入一个充满深度与反思的视觉世界。展览中的作品,以纯粹的黑线在画布上交织,创造出一种迷人的美学体验,挑战了我们对物质和存在的认知。
在这个静谧的夜晚,郑伟浩将情感与故事融入每一条线条,让观众在视觉的旅程中感受到潜在的张力与不确定性。他的作品不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对身份、权力及社会关係的深刻探讨,鼓励人们反思自身在这个复杂社会中的位置。
「我希望观众能在我的作品中找到共鸣,感受到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又强大的情感。」—— 郑伟浩。
透过「寂静之夜」,我们不仅欣赏到艺术的美,更触碰到心灵的深处。

日期:2025 年 2 月 23 日 – 3 月 29 日时间:下午 3 时 – 7 时地点:NO IDEA GALLERY|香港中环荷里活道 1 号华懋荷李活中心 1703 室(近大馆)


为庆祝印象派诞生 150 周年,由 HKDI 主办,由 Excurio、GEDEON Experiences 以及法国奥赛博物馆联合製作的「巴黎 1874 ‧ 印象派之夜:一场虚拟实境艺术之旅」,透过 3D 再现(3D reconstruction)和虚拟实境(VR)技术,并配以广东话、普通话及英语配音,以 42 分钟头戴 VR 的沉浸式探索虚拟体验,感受伟大艺术家的才华、彼此之间的情谊,以及探索印象派此开创性艺术运动的起源与影响。

日期:2025 年 1 月 24 日 – 5 月 11 日(逢星期二休馆)时间:上午 10 时至晚上 8 时地点:将军澳景岭路 3 号香港知专设计学院|港铁调景岭站 A2 出口语言:广东话、普通话及英语购票方式:费用港币 80 元正,https://s.klook.com/hkdigallery 了解更多:https://hkdi.edu.hk/tc/hkdi_gallery/exhibition/paris1874vr *参加者必须年满八岁,高至少四呎六吋


「日常生活中,眼看平凡的景物,镜头却能为它留下不平凡的回忆。」—— 刘冠腾
Eastpro Gallery 再度为我们带来一场视觉与历史交织的盛宴!由摄影大师刘冠腾精心策划的《老香港 2》银盐相片摄影作品展正式登场,20 幅珍贵的 1960 至 70 年代银盐相片将首次公开,带观众重回那段充满活力的香港岁月。
刘冠腾老师以其敏锐的镜头捕捉了香港这座中西文化交融城市的迷人瞬间,从街头巷尾的人情百态到自然朴实的渔港与乡村,他的作品不仅记录了生活的多样性,更是对当时快速发展的香港的一次深情回望。伴随刘老师的全新摄影集《老香港 2》,超过百幅从未公开的摄影作品一一呈现,唤起属于香港人的集体回忆。
这次展览的每幅作品都充满着岁月的温度与故事,将观众引入属于 60 至 70 年代的时光隧道,感受那段既充满传统韵味又热情洋溢的繁荣时代。

日期:2025 年 3 月 1 – 16 日时间:下午 3 – 6 时地点:Eastpro Gallery|铜锣湾告士打道 223 号海联大厦 9A


这位用七十年光阴编织艺术传奇的大师 Louise Bourgeois,带着她标誌性的巨型蜘蛛雕塑到港!
作为 20 世纪最重要且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Louise Bourgeois 的作品以其强烈的情感、对童年记忆的探索及对女性经验的深刻描绘而闻名。一生都在探索情感与形体之间的对话,从亲密的绘画到震撼人心的大型装置,每件作品都是她内心世界的映射。其中,最为人所知的莫过于她那令人印象深刻的巨型蜘蛛雕塑 —— 既是母性的象征,也隐含着复杂的情感纠葛。
是次展览亮点,包括首次在亚洲亮相的 3 米长喷泉装置 《Mamelles(喷泉)》(1991) 及用钢与大理石打造的标誌性雕塑 《蜘蛛》(2000),还带来了 1960 至 2008 年间难得一见的雕塑与纸本作品。这些作品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游移,透过象征性的形式语彙,让观众感受到情感的重量与张力,而每件作品都是布尔乔亚情感世界的缩影,诉说着她如何将记忆与情感转化为触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日期:2025 年 3 月 25 日 – 5 月 10 日地点: Hauser & Wirth|中环皇后大道中 8 号地面层


作为 20 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毕加索(Pablo Picasso)的艺术实践因其多样性而闻名,但不变的,是他对动物主题有着无穷的热爱与深刻探索。
动物不仅作为其描绘对象,也是艺术家作品中不断出现的象征、缪斯和隐喻,既有对动物个性异想天开而幽默的描绘,也有人与动物之间关係的深刻思考,可见显他对动物神秘力量的迷恋。这次《毕加索的动物王国》展售会更是呈现了不少的动物作品,包括猫头鹰、鸭子、鸽子、猴子、狗和山羊,还涵盖了绘画、纸本、雕塑、陶瓷和限量版画等各种媒介,彰显毕加索捕捉动物本质的精湛能力及其创造的狂野动物世界。

日期:2025 年 3 月 13 日 – 4 月 15 日时间:2025 年 3 月 13 – 30 日(上午 11 时至下午 7 时)|4 月 1 – 15 日(上午 10 时至下午 6 时)地点:富艺斯亚洲总部|香港九龙西九文化区柯士甸道西 8号西九文化区 管理局大楼 3 楼


CHUBB 安达人寿再次以艺术为桥樑,呈献当代艺术家马玉江全新个人展览《爱如初》。这场展览以深情且动人的方式,展现了艺术家对已故母亲的追忆与爱的延续。
展览灵感来自马玉江先生与母亲的珍贵合照 —— 他的母亲在他 3 岁时离世,这段童年丧亲的经历成为他毕生创作的核心;展览更展示了马氏最具代表性的 8 幅作品,当中过半数为首次公开,这些画作以每年一幅的方式记录了他从 1 岁至 37 岁的成长,而母亲的容颜永远停留在 27 岁。画作既令人心酸,又深刻地描绘了超越生命的爱与记忆。
此外,艺廊内设有一面特别的「情信墙」,展出 50 封真挚的心意信笺,来访者可细阅或开启这些信件,感受爱的力量并获得启发。更令人期待的是,马玉江将在展览期间会于现场创作最新画作,为这份爱的跨时空对话注入新的篇章。

日期:2025 年 2 月 19 日 – 8 月 15 日时间:9:00 AM – 6:00 PM(逢星期一至五)地点:CHUBB 安达人寿艺廊|铜锣湾安达人寿大楼 35 楼


艺术家 Dear it’s Friday 呈现一场充满情感的个人展览,捕捉了回家所带来的温暖与舒适。这不仅是一场艺术展,更是一段深入心灵的旅程,让观众重新思考「家」对自己的意义 —— 无论是亲人的怀抱、心爱宠物的呼噜声,还是独处时的静谧慰藉。
这一系列作品受艺术家在伦敦和香港之间的生活启发,展出多幅绘画、版画以及精选商品,颂扬那些熟悉的温暖瞬间。每一幅插图与构图都让人感受到家的重要性,捕捉那些让房子变成家的小细节。愿这些作品能为您带来片刻的平静、温暖,以及像家一样的窝心感觉。
日期:2025 年 1 月 25 日 – 3 月 2 日地点: SHOUT Gallery|香港中环安兰街 9 号时间:星期一至五(8:00 – 18:00)|星期六至日(10:00 – 18:00)


香港首个 Picasso 大型艺术展览,以全新视觉诠释 Picasso 的美学世界!特别展览「毕加索:与亚洲对话」由 M+ 与巴黎国立毕加索艺术馆共同策划,并与法国五月艺术节联合呈献,是十多年来首个在本港举办的大型毕加索作品展!
以前所未见的全新视角诠释巴勃罗.毕加索(1881–1973年,生于西班牙)的深远影响,当中由巴黎国立毕加索艺术馆借出毕加索逾六十件原作,难得一见,包括《杂技演员》(1930)、《海边的人像》(1931)、《台座上的静物》(1931)、《多拉.玛尔肖像》(1937)和《朝鲜大屠杀》(1951),并与约八十件 M+藏品展开跨文化和跨世代对话。

展期:2025 年 3 月 15 日 – 7 月 13 日地点:M+|香港九龙博物馆道 38 号西九文化区 西展厅




李明维 —— 美国籍艺术家,生于台湾,将以沙粒重现毕加索的经典之作《格尔尼卡》,并透过这种出人意表的媒介,探索无常与变化的深刻意义。在这个大型装置中,李明维不仅仅是重现了一幅画作,更是邀请观众重新思考混乱的本质和战争的残酷。沙子,这种瞬息万变的材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让我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感受到历史的重量。
此外,展览期间,特别展览「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毕加索 ── 与亚洲对话」也将同步展出,进一步延展对毕加索作品的理解与诠释。

日期:2025 年 3 月 8 日 – 7 月 13 日地点:M+|香港九龙博物馆道 38 号西九文化区(免费开放予公众参观)


在国际艺术界备受瞩目的女性艺术家胡晓媛,是次带来七组全新委约的作品,涵盖装置、声音、绘画、录像和文学创作,从多面向探讨生命的深刻意义。
展览灵感源自胡晓媛自身的女性经历,透过生物遗骸和建筑废墟,她唤醒我们对被弃置物件的敏锐感知。展品如城市拆迁的旧钢筋、用过的日常器具及干瘪的水果等,皆反映出生命的脆弱与美丽,挑战我们对物质和存在的认知。
最引人注目的作品《荒原上的花冠,或者,花冠上的荒原》融合了丰富的材料与隐喻,让观众在视觉和感官上展开深度的对话。胡晓媛的艺术不仅是对物质的重新思考,更是对生命、时间和存在的哲学探讨。
加入我们,走进「异路」,在这个充满诗意的空间中,重新审视个体与群体的关係,探索那些被忽视的故事与情感。

日期:2025 年 1 月 24 日至 2025 年 4 月 13 日(1 月 29 – 30 日除外)时间:星期二至日(早上十一时至晚上七时)|星期一闭馆(公众假期照常开放,延至翌日闭馆)地点:赛马会艺方一楼


这次展览由本地着名摄影艺术家朱德华策展,汇集了七位成长于七十至九十年代的香港艺术家,展现香港艺术的多元性与深度。
《一方水土》以中国谚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为灵感,探索地域气候、土壤与环境变迁如何塑造不同文化。在这里,你将回顾多位艺术家于二十世纪后半叶的经典作品,并首次欣赏到特为此展览创作的新作,揭示香港当代艺术的多样面貌。
这次展览特别呈现已故艺术家麦显扬的12件雕塑,让观众得以一窥这位大师的珍贵作品。参展艺术家包括朱德华、倪鹭露、陈家俊、杨东龙、黄丽贞及曾家伟,他们的作品涵盖油画、摄影及装置艺术等多种形式。
日期:2025 年 3 月 8 日 – 4 月 13 日地点:黄竹坑业勤街 39 号 Landmark South 地下 高层展艺馆


麦金泰尔(Emma McIntyre)以其色彩斑斓、笔触灵动的生动抽象画作而着称。她巧妙地融合了油彩与氧化铁等非传统材料,凭藉本能而深邃的思考,探索绘画媒介如炼金术般的可能性,拓展人们对风景和自然世界的传统认知边界。在绘画时,麦金泰尔从一开始就引入偶然性的元素,她首先从上方倾倒颜料,任由色彩在汇聚成水洼、飞溅、瀰漫于画布之上。随后,她再用层迭的、本能而充满氛围感的笔触渐次构建出画面的表层。
此次香港展览以迷星乐队(Mazzy Star)于1996年发行的专辑《天鹅之拥》(Among my swan)为题,这张专辑深深地启发了麦金泰尔。此外,该题还暗指了她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天鹅和鹤的形象,这些主题形象也是 Robert Rauschenberg 和 Sigmar Polke 等艺术家们经常运用的主题。
日期:2025 年 3 月 25 日 – 5 月 10 日 地点:David Zwirner 卓纳画廊|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 80 号 H Queen’s 5 – 6 楼


后印象派大师文森特 · 梵高的经典之作将再度「点亮」香港!经历全球巡迴超过 100 座城市的《再见梵高—光影体验展》,这场被誉为全球最经典的沉浸式展览盛大回归。
这次展览不仅带来梵高的经典作品,包括《向日葵》、《星夜》、《麦田群鸦》等 3,000 余幅画作与珍贵影像,更以崭新规格呈现视觉、听觉与嗅觉的三重感官盛宴。巨型环绕屏幕与流动光影交织,让你彷佛踏进梵高的笔触之中,感受他画布上的情感与灵魂。
更令人期待的是,全新登场的 「AI 梵高」将于香港站首度亮相!透过尖端 AI 科技,大师仿若穿越时空重生,为观众打造一场融合艺术与科技的梦幻体验。再搭配舒伯特、巴哈的经典乐章及精心设计的香氛,这场展览不仅是视觉享受,更是全方位的艺术旅程。

日期:2025 年 3 月 10 日起正式开展时间:早上 11 时 – 晚上 8 时 (最后入场时间:7:30pm) 地点:香港鲗鱼涌英皇道 728 号 K11 ATELIER 2 楼 (K11 HACC)


日本艺术家奥山民枝(Tamie Okuyama)现年 78 岁,一直坚持用她的画笔讲述着人类与自然、宇宙之间深刻的联繫。这位享誉国际的日本艺术家,是首次于香港举行个展,带来超过 90 件创作,包括绘画、纸上作品及版画,堪称她生涯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展出!
奥山的作品深受中国宋元山水画、欧洲古典大师以及高第建筑风格的启发,展现出融合东西方文化的艺术语言。而她近期以太阳为主题的系列则是展览的核心亮点 —— 她以深沉的敬畏描绘这颗生命之源,邀观者凝视那闪烁的表面与光影之舞,感受光球的呼吸与律动,彷佛让灵魂在画布间徜徉。

日期:2025 年 2 月 28 日 – 3 月 15 日时间:星期一至星期六(11:00AM – 7:00PM)|週日及公众假期(11:00AM – 6:00PM)
地点:Sotheby’s Maison|香港 中环干诺道中8号 置地广场1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