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7
永别超现实大师!回顾 David Lynch 与他的奇幻银幕宇宙
来源:https://ztylez.com/art/artnews/2025/01/17/284161/
作者:Louyi Wong
分享:
被英国《卫报》称作「当代最重要的导演」David Lynch 于昨日逝世,享年 78 岁。这位影坛巨匠,向来擅长运用诡异又充满迷幻色彩的风格创作,而其独特的超现实主义风格,引领着观众走进一个个如梦似真又恐惧的世界。
他的作品多不胜数,代表作包括:《蓝丝绒 Blue Velvet》、《失忆大道 Mulholland Drive》和《迷离劫 Twin Peaks》等,都重新定义了电影语言,更从恐惧深渊挖掘人性,并以令人战栗又讚嘆的画面表现深植人心。尤其「梦境逻辑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妖夜慌踪 / 惊狂》,在影史有着如里程碑的地位。
从实验电影到荷里活,他用超现实主义为电影开创了新的可能,创造出独特的超现实风格和其「连治主义」(Lynchian)。一代电影巨匠骤逝,不仅是电影界的损失、全球影迷都感到惋惜,更是艺术世界的缺憾。
不如来一同回顾他的经典作品,让我们重新体验这些艺术珍品的魅力!



故事讲述生活在工业城市的亨利,从面临扭曲异常的家庭聚会到女友玛丽怀孕,他被迫与女友结婚,而且一夜之间还成为一个畸形儿的父亲。及后这婴儿不仅无法进食,还时常哭闹,使玛丽崩溃而离去,最终,也令亨利精神崩溃,导致他用剪刀肢解了婴儿 ⋯⋯
这是一部美国的超现实主义的肉体恐怖电影,也是 David Lynch 首次自编自导并担任製片人、第一部黑白长片电影。事实上,《橡皮头》所接触到的观众数量很少,但电影上映后获得了良好评价,尤其当中的超现实主义的意象、性的暗流,都被视为关键性的主题元素,以及错综复杂的音效设计,都成为了电影技术亮点。直至 2004 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就把《橡皮头》列入国家电影登记表保护电影名单中。


故事讲述在维多利亚时代,一名英国医生在马戏团发现了一个头部畸型的象人,受尽不人道的待遇,于是将其带回医院作研究。不幸,马戏班班主又带人把象人抢去,去到欧洲各地巡迴展出,幸得团中其他畸型人暗中他救回英国,终于使他体验到人间的温暖 ⋯⋯
这是一部美国的历史剧情片,由 David Lynch 执导,改编自 19 世纪的英国「象人」约瑟夫 · 梅里克(Joseph Carey Merrick)的真实故事,全片以黑白的方式呈现。基于 David Lynch 在《橡皮头》获得成功后,便选择拍摄《象人》,被称为 David Lynch 最传统的作品之一;而《象人》也获得了巨大商业成功与 8 项奥斯卡奖提名,包括最佳导演奖和最佳改编剧本奖。


故事是基于 1965 年 Franklin Patrick Herbert Jr. 的同名小说改编,主要讲述关于一个聪明又富有天赋的年轻人,在预言中被描述为将一个沙漠行星从邪恶的贵族哈肯尼手中拯救出来的 Kwisatz Haderach,于是他肩负超越自己理解的伟大天命,且必须远行至宇宙中最危险的行星,以确保他家人及族人未来的延续。
这是一部美国的史诗科幻电影,由 David Lynch 执导和编剧,而因人们反对导演在电影中擅自偏离小说的故事情节,所以评价和电影票房也不太好,其成本达到 4000 万美元,但国内票房仅 3090 万美元,但电影被公认为是邪典电影,也是启发系列游戏《沙丘》的先河。
但《沙丘魔堡》也是 David Lynch 的梦魇、最让他伤心的作品,不是因为票房,而是因为他被剥夺了电影的最后剪辑权,让这部电影与他最终的视界大相径庭。


故事讲述主角 Jeffrey 居住在一个看似美好平静的住宅区,有天意外发现了在家附近的草坪上有一隻耳朵,在报警处理后,又敌不过好奇心,便推使着 Jeffrey 与警长女儿 Sandy 联手进行调查,并逐渐见识到世界的丑陋与邪恶一面。
这是 David Lynch 编导的美国悬疑电影,成功结合了黑色电影与超现实主义元素,电影名称取自鲍比 · 温顿 1963 年的同名歌曲,也呼应片中不断出现的蓝丝绒。虽然电影在上映初期不被主流观众接受,但最终仍受到高度讚誉,更因此而获得生平第二次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



这是一部美国心理惊悚及恐怖电影,改编自 1990 年轰动一时的《双峰》,所以电影是为电视剧《双峰》的前传和续集,依其电视剧做延伸,来叙述美国北部的伐木与观光小镇双峰镇,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勾心斗角、情慾熏心、利益勾结等事情,并交代出 16 岁高中少女萝拉被人杀害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在她死前扑朔迷离的内心世界。
David Lynch 曾解说,这是一部关于「孤独、羞耻、内疚、乱伦受害者」的电影,虽然《迷离劫:与火同行》在美国上映后票房失败,但却在日本大受欢迎。



故事讲述一名爵士乐手和妻子收到了一卷录影带,内容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此后他们每天都会收到这样的录影带。有天,收到的录影带竟然是他杀害了妻子的内容,而妻子也真死在家中,就成为了被定罪的杀人犯。后来,他莫名其妙地消失,还被一位年轻的汽车维修员代替他过上不同的人生 ⋯⋯
由法国製片公司 Ciby 2000 製作,大部分镜头是 David Lynch 与製片老搭檔玛丽 · 斯威尼及摄影师彼得 · 戴明在洛杉矶合作拍摄。David Lynch 曾为此表示,电影中抛弃了传统的逻辑剧情,而采用了心因性神游状态,叙事结构类似于莫比乌斯带(德语:Möbiusband);而《妖夜慌踪》更是「梦境逻辑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品,被认为是《橡皮头》后最具创造性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在电影史上有着如里程碑的地位。


故事讲述一位从加拿大来到洛杉矶追梦的黛安娜,有表演天赋和勇气,却没有运气,因此发展受困、星运不顺,在电影的试镜中落败。面临如此失落的困境和现实,变得痛苦、混沌而逐渐迷失自我⋯⋯
这部电影以非线性叙事、超现实主义表述,属美国的新黑色谜团片,David Lynch 最初是为美国广播公司做了一部连续剧的两小时样片,希望能再创《双峰》的辉煌,但当他递交作品时,却遭公司要求对片长和内容作大量的剪裁,最后更放弃了这项计划,幸好 David Lynch 保留了对底片的支配权,并在法国发行商 Canal+ 的帮助下完成了《穆荷兰大道》的製作。于是,在 2001 年的第 54 届坎城影展上首映,更大获好评,全球票房也不俗,使 David Lynch 于 2001 年坎城影展获得最佳导演奖和新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奖,以及获得第三次奥斯卡为最佳导演奖提名。
电影更被纽约影评人协会评为年度最佳影片,更得到过去一直对 David Lynch 的作品持保留意见的评论家Roger Joseph Ebert 的热情讚扬,近年更晋身为殿堂级电影。
*以上图片取自网路